古诗
  • 古诗词
  • 野史秘闻
  • 诗人
      首页 > 古诗 > 野史秘闻

    李白熟练各种语言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 上一篇:古代大文豪李白苏轼都曾经开过矿!
    • 下一篇:李白姓名是怎么来的?

    李白的生活似乎有一种传奇的神秘感。直到现在我们仍不能对之了如指掌。关于李白生活中的女性,大致可以概括为:亲人、配偶、女道士、歌舞伎与家童等。李白亲人中的女性主要由其母亲、妹妹、女儿。先讨论李白母亲,关于李白的母亲,并没有留下姓氏及相关信息,李白诗歌中也从未明确提及其母。因此,对于李白其母学界还无法理清信息。根据李阳冰的序文:“神龙之始,逃归于蜀”,神龙作为周朝武则天和唐中宗的年号,即公元705年正月至707年九月,此时李白己经五岁,至少推断李白母亲是在“归蜀”前嫁到李家。有人认为,李白的母亲是羌族。这在多程度上是可信的,笔者不敢妄加判断。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羌族,此族在今陇蜀之间,及西康、青海、前藏之地”这和《草堂集序》中关于李白为陇西成纪人的记载存有相通之处,那么或许李白父亲娶羌女为妻有一定可能。另外,也有人认为李白母亲是一位西域的少数民族女子,认为李白对母语(汉语)以外的语言运用娴熟,能够“提笔月支书”、“革答蕃书”,很大程度是受其母亲的影响。对于李白的母亲,后人多为推断,由于李白的母亲并未以明朗的身份出现在诗歌中,现存资料又不足以理清其与李白的关系以及她对李白女性诗歌创作的影响,因此,此处暂不作深入探究。不过,若李白母亲果真是西域的少数民族女子,那么她则影响了李白诗歌中的另一类女性一胡姬的出现,对于李白诗歌中的胡姬,后文将有探讨,兹不赘。


    关于李白的妹妹,《彰明逸事》有载,李白有个妹妹,名叫月圆。现江油青莲乡李白故居仍有一副植联: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轨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李白妹妹之墓的确存在,她在青莲镇还小有名气,李白故居所在的村子并不叫李白村,而叫“月圆村”。传说中月圆是个很有才气的女子,才思敏捷、伶牙俐齿常与兄李白吟诗作对。《李白纪念馆》画册附粉竹楼照片下云:“粉竹楼,李白为其妹所筑”不知其所依何据。提到李白的妹妹值得一说的是其妹妹的名字一一“月圆”,月是李白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天象。周勋初认为此名颇有寓意,认为李白妹妹之名“月圆”,与李白笔下的“月”都“寓有对远西出生之地的怀念”。


    李白的父亲为女儿取名“月圆”,可见李白一家对月都有特殊的偏爱。而在李白的女性题材诗歌中,“月”也是最常见的意象。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夜坐吟》)“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北风行》)、“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王昭君》其一)、“飞身去莫反,含笑坐明月”(《感遇囚首》其三)、“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拟古十二首》其二)、“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寄远十二首》其八)等等。


    李白的亲人中还有一位女性,他的女儿平阳。关于平阳其名,有两处值得注意,一是:王昌龄的《春宫怨》中“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后世即以“平阳”指称能歌善舞的女子。周勋初认为李白出身于一个由西域迁来受胡族文化影响很深的家庭,从小就培养起对音乐歌舞的特殊爱好,因此他选择“平阳”这一在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士人中少见的名称为其女儿命名。“平阳”的相关解释中另一处值得注意的便是平阳公主。《旧唐书》卷五十八《平阳公主传》云:“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营中号日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


    可知“平阳”是高祖女因对唐朝有开国之功而被赐的封号,而平阳公主也是英勇的杰出女性,清代吴伟业有诗云:“柔福何惭宋,平阳可佐唐” (《思陵长公主挽诗》)。联系李白行为处事的尚侠之风,以及其一些赞颂勇妇的诗作如《东海有勇妇》、《秦女休行》,李白给自己女儿取名“平阳”可能是希望女儿日后能有所作为,同时也昭示了李白内心的宏图大志。李白与子女团聚的时刻本就很少,再加上平阳“既嫁而卒”的不幸遭遇,她出现在李白诗中并不多,可以作为代表的是《寄东鲁二稚子》,这是一首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诗歌,形同一封家书,其中提到:“娇女宇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双行挑树下,抚背复谁怜。”表现出李白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浓烈亲情。


    人们常常将李白与杜甫的婚姻做对比,与杜甫始终忠于妻子杨氏不同,李白一生有过四次婚姻经历。魏颖的《李翰林集序》明确记载:“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二(?)男,[男]日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宗)。”关于这囚次婚姻的详细情况,前人虽多有探讨但众家说法不一,其中不乏有戏谑调侃者。笔者仅滤去前人无端推测之处,对诗人婚姻生活轨迹及其相关诗歌做一简单梳理。李白于开元十三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两年后(开元十五年),因“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上安呈呈长史书》),于是在安陆停下脚步。李白所娶的是唐己故左相许圄师的孙女。许氏出身名门,应该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是一位较有才情的女子。


    宋长白《柳亭诗话》记云:李白尝作《长相思》乐府一章,本曰:“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其妇从旁观之曰:“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大白爽然若失。此即所谓相门女也。据此才情,故常与寻具、腾空为侣,第不知娇女平阳,能继林下否?关于《长相思》的创作时间,詹镇《李白诗文系年》并未将此诗系年,安旗系此诗为开元十七年,黄锡哇系此诗为开元二十三年。无论是哪种说法,此事都发生在李白与许氏共同生活期间。

    请登陆/注册后评论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上一篇:古代大文豪李白苏轼都曾经开过矿!
  • 下一篇:李白姓名是怎么来的?
  • 推荐古诗
    最新古诗
友情链接:

古诗来自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

Copyright©2020 古诗 All Rights Reserved.